為加強安全生產和設備設施管理融合,集團公司對月度安全生產例會和設備設施管理例會制度作出調整,8月31日,合并召開了首次安全生產和設備設施例會。會上,集團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黃立平作了題為《正本清源認知,融會貫通落實》的講話,重點闡述了關于港口生產經營管理的七個方面問題。
一是擺正安全管理、生產管理、設備管理、設施管理之間的關系。黃立平指出,安全是天,不安全不作業;安全管理必須形成合力;生產圍繞市場轉,設備設施為生產服務,全港上下圍繞“三效”轉,要堅持系統性構建、體系性推進生產力的全面建設;安全管理靠準確理解、靠充分認知、靠科學研判、靠嚴格執行、靠閉環管理;“三效”靠觀念、靠思維、靠體制、靠科技、靠文化;安全管得好的標準是健康、和諧,生產管得好的標準是滿足客戶需求、創造更高價值、進軍頭部企業,設備設施管得好的標準是滿足生產需要、兩個無限接近于零、躋身頭部企業,尤其體現在技術應用和創新上;內部協同協作成本無限接近于零,既是工作規則,也是工作要求。
二是融會貫通落實。管理不到位的癥結在于機械的、片面的認知和執行。就生產管生產、就設備管設備等于“武大郎開店”。要挖掘現有資源,著力改變港口落后的生產工藝,要將集約、合成作為數字化管理的方向。黃立平強調,躬身入局、挺膺負責,入局是前提、挺膺是格局、擔當是責任,安全、生產、設備、設施三級管理者要緊密聯系自己的崗位,圍繞目標導向、問題導向、結果導向,上下同欲、創新思維,在大局中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三是鎖定內循環、雙循環的市場機遇,持續提升經營品質。要充分認知有序發展和良性發展問題,動態調整貨種貨量結構,鎖定規模貨種、清潔貨種、長線貨種,從長計議、系統培育新貨種,要增強對市場規律的把握,聚精會神地運作,充分發揮經濟的吸納集聚和虹吸效應,營銷人員必須熟悉現場。
四是“三懂四會”必須過關。要將“三懂四會”作為員工的一項紀律要求和素能要求。
五是抓好散雜貨系統的試運行。要積極地試,積極地調,早日完善。要將在線組織指揮作為系統的生命,滲透到生產安全、設備設施管理的全流程之中。各單位一把手要發揮第一責任人作用,具體操作要明確專人負責。
六是著力解決技術準備不足的問題。做好規劃,加強學習,反復論證,避免沉沒成本。
七是承包商管理必須提上議事日程。承包商的管理水平、裝備水平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產瓶頸,要將承包商作為港口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,重點突出其生產管理、安全管理、技術管理、環保管理、履約能力和應急能力等五個方面的管理,引入鎮江港標準,建立嚴厲的懲戒制度。
黃立平指出,管理浪費比生產浪費更可怕,我們要克服等待、無序、協調不力、管理要素閑置、應付、低效重復發生、無“理”可依等7種癥結,將“理”(目標、指標、預算、計劃等)作為管理的“魂”,既“管”又“理”,建設管理高地。
黃立平還要求近期高度重視三個具體問題:一是落實專題會議精神,解決好第6條堆取料線施工后堆存能力缺少70萬噸的問題;二是包括勞動力、場地、新貨種生產工具、市場轉型在內的生產力建設問題;三是在修理安全上認真執行許可管理。
集團公司總經理、黨委副書記葛峰在講話中對近期安全生產與設備設施融合、隱患排查治理、大調度閉環管理、設備設施清單式管理、信息化乘勢而上、維修管理模塊化流程化、厲行糧食節約等方面提出了要求。
分管副總經理袁飚、蔣正福布置了下階段工作。安全監督部、總調度室、裝備工藝部、基建部、工藝研發中心、興港分公司、大港維修中心、江海公司分別作匯報發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