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鎮江港務集團港區,隨著18座5G鐵塔、54個信號基站的建設,港區將逐步實現“5G”信號全覆蓋,這也標志著鎮江港務集團的發展跨入了5G時代,而立足5G技術的新一輪港口技術創新為高質量發展的鎮江港注入鮮活的動力。天網平臺、港口大數據運用、管理創新……一批5G場景應用正在鎮江港務集團落地生根,將深刻改變著港口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,拉開了港口5G智慧化轉型大幕。近日,記者走訪鎮江港務集團,實地感受著5G帶來的新變化。
在鎮江港務集團工藝研發中心,負責人張旭仁的電腦上,一張港區圖上密布著600多個監控點,隨機框選地圖上的一個區域,附近的關聯視頻畫面就立刻彈出,而視頻中港區門外一側停放的小汽車也立刻被作為“危險行為預警”跳了出來。
“這將是5G網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運用。”張旭仁介紹說,“我們對違停、絆線等危險源點進行了設定,一旦捕捉到違章信號,就能快速地對危險源點進行自動識別和警示,即時提醒相關人員處理及整改。”過去網絡傳輸受限,帶寬不足,特別是外部環境干擾較大,可靠性很難有保證,受制于網絡和視頻分析技術瓶頸,安全管理智能化很難落地,而5G技術的全面運用,讓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。
船艙清倉工作,過去工作人員要進入船艙現場指揮作業,十分危險。而現在只要在門機上安裝專用視頻監控,就可以及時將艙內情況實時傳輸至操作臺,司機可以直接根據視頻進行安全精細操作,不僅避免了危險,而且節約了人工成本。(下轉2版)
(上接1版)
據介紹,目前鎮江港務集團建立的天網平臺,已經部署了600多個高清視頻監控點,全部完成后將有1000個監控點。利用5G大帶寬特性,多路高清視頻信號將借助5G網絡同步傳輸,實時進入到天網平臺和散雜貨生產云平臺,集團則可以利用信息進行大數據實時分析、在線指揮,精細管控、有效管理。
“5G技術帶來的精細化管理,讓打破‘大鍋飯’成為可能。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過去由于無法對門機的每次操作進行人工計量,港口門機作業量只能以小組為單位計量,小組內的員工工作績效只能是吃“大鍋飯”。利用5G技術,集團在門機上統一安裝了計量設備,每個門機司機每次抓取的重量即時傳送至平臺,員工績效一目了然。此外,通過計量分析,不但可以促進司機技能水平的提升,還可以為設備維保參考決策。利用5G技術進行管理創新,帶來的是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。
5G技術帶來的大數據分析,讓成本管控也更加科學。一根起重鋼絲繩使用的生命周期是多少?門機不同作業的能耗和工況是什么?……利用數據對比分析一目了然,讓生產管理更優、更快、更好有了依據。張旭仁介紹:“集團公司還建立了散雜貨生產云平臺,這是生產經營數據綜合分析平臺,能根據貨物的堆存、客戶的供需信息以及實際情況,及時調整公司的生產運營安排,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。”
5G信息的高可靠、低延時特性,也讓“無人化”作業開始深植到企業的生產中。今年,鎮江港務集團新投入建設的6號堆取料機和配套裝船機,將采用無人化控制技術。而無人化的自動化磅房、自動理貨系統早已投入使用……據介紹,目前,鎮江港務集團基于5G信息技術的相關技術創新資金投入已超過了億元。
《鎮江日報》2020年11月8日第一、二版